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医院概况 >>护理园地 >>临床护理 >> 正文

临床护理

创新护理,呼吸守护---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新化呼吸诊疗模式

浏览次数:
字号:
+-14


创新护理,呼吸守护


图片


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,精准化、个体化、创新化的呼吸诊疗模式已成为临床实践的核心方向。为进一步深化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服务宗旨,我科特开展全员培训专项行动。

IMG_1464.jpeg




培训初始,大家便投身于移动肺功能训练仪的使用学习。从基础的设备开机流程入手,严格按照标准步骤操作。在老师指导与实操摸索中,精准调整各项参数,系统且全面地熟悉仪器功能。

IMG_1465.jpeg

面对患者指导场景,培训着重强化动作示范。对于“深吸气至不能再吸,快速用力呼气到底”这一关键测试动作,我们反复练习示范,力求用清晰、易懂且标准的动作,让患者理解并配合。同时,大家还模拟多样患者情况,比如老年患者呼吸肌无力、慢阻肺患者呼气困难等场景,针对性调整指导方式。通过这次移动肺功能训练仪实操训练,在呼吸诊疗精准化服务的技能储备上,又迈出坚实一步。


  在专业培训课堂上,六位深耕临床一线的老师依次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专业视角,为我们系统展开呼吸领域及护理工作的知识图谱。不用跑步机,走走路就能测肺功能?是的!六分钟步行实验(6MWT)是评估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的"黄金标准",尤其适合无法进行剧烈运动测试的人群。石老师从设定步行路线、佩戴心率监测设备,到及时提醒患者报出主观疲劳评分,详细明了的介绍了整个实验的过程。

IMG_1463.jpeg

肺功能检查是通过仪器测量呼吸时的气量和流速,直观反映气道通畅度、肺容量等指标,是诊断哮喘、慢阻肺等疾病的"金标准"高老师则通过现场模拟操作,细致演示了肺功能检查的标准流程与常见误差规避技巧,尤其对FEV1/FVC比值判读进行了形象比喻:"就像检测水管是否通畅,既要看流量也要看阻力"

乔老师围绕化疗期间患者睡眠的护理干预,基于我科室现状,从实际角度出发,与我们分享了一些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小技巧。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程上,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平时护理文书常存在的错误,直观的感受到护理工作需要用心再用心,也需要回溯自己的工作。

最后,孟老师创新的节能呼吸训练教学,将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结合日常生活场景(如走路时的呼吸节奏控制),使抽象理论瞬间具象化,每天花10分钟练习节能呼吸,相当于给肺部做"瑜伽";每年一次肺功能检查,让呼吸疾病早发现早治疗。守护呼吸,从每一次科学呼吸开始!


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此次培训如同一把钥匙,打开了呼吸诊疗精细化服务的新维度。当移动肺功能训练仪的参数设置融入人文关怀,当六分钟步行实验的步数丈量出生命耐力,当每一次呼吸训练与日常场景悄然衔接——我们深知,守护呼吸健康从不止于仪器操作的精准,更在于将专业沉淀为“以患者为心”的本能。

未来,科室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,让每一次肺功能检测成为早期预警的哨点,让每一组呼吸训练动作化作康复路上的阶梯,在呼吸疾病防治的长河中,始终做患者可信赖的“生命呼吸守护者”。

图片
图片

END


文字:王茜靖  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
编辑:姚红林   护理部
校对:支雨杉   放化九科